#自閉症團體中的角色是什麼
#自閉症團體中的角色是什麼
#孩子又能做什麼
每位自閉症孩子彼此的差異性非常大,表現出來的能力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樣那麼具有一致性,於是在團體課程中,常會衍生執行上的困難,而影響孩子在團體課程中的品質。
所以自閉症孩子在進入團體課程之前,通常會先家長說明「不要過度期待孩子在團體中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,而是先將重點擺放在團體中『能做什麼?』」
在團體中「能做什麼」這句話的涵蓋就非常多…
在團體中能乖乖坐著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看著他人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跟隨他人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模仿他人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幫忙拿東西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傳物給人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與人說話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隨人動作也是做
在團體中能跟人玩遊戲也是做
從孩子能做的事當中,再依據規則理解、服從度、主動性、社會行為、遊戲技巧等五項能力來區分為--主導者、協助者、跟隨者、觀察者、游離者、干擾者、與破壞者等角色。
✅主導者:在團體中孩子顯得活躍,懂得遊戲規則,服從指令與主動參與度高,與人互動技巧及遊戲表現佳。
✅協助者:懂得遊戲規則,可服從指令,主動參與度高,可展現適當的社會行為與遊戲表現。
✅跟隨者:可主動或被動的跟隨其他人一起玩遊戲,懂得部份遊戲規則,但社會行為與遊戲技巧表現還好,也不太參與活動設計。
✅觀察者:隨然人在團體中,但不參與活動,只在一旁觀察,可能懂得遊戲規則,社會行為與遊戲技巧也可能不好。
✅游離者:不參與團體,只在團體外遊晃,規則理解、指令服從、社會行為與遊戲技巧差。
✅干擾者:參與團體的意願度低,規則理解、社會行為與遊戲技巧差,常造成團體進行的困擾。
✅破壞者:規則理解、指令服從、社會行為與遊戲技巧差,容易造成團體的破壞,以至於使得團體難以進行。
所以在讓孩子進入到團體課程中,您希望孩子在團體中的角色是什麼呢?
也許我們的孩子沒辦法成為主導者,或是跟隨者,但至少不要成為游離者、干擾者、或是破壞者。
假若您的孩子在團體中屬於游離者、干擾者、或是破壞者,那就會建議家長可能要重新思考團體對於孩子的意義在哪。
#童心職能治療所
#童心語言治療所